大惊失色

导读:大惊失色的意思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大惊失色的意思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例子: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正音:“色”,读作“sè”,不能读作“shǎi”。

辨析:“大惊失色”和“心惊胆战”;都形容惊慌害怕到了极点。但“大惊失色”侧重于因害怕而引起的脸色改变;是受了惊吓后在外貌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心惊胆战”是从发抖的形体动作上表现内心害怕到极点。

近义词:心惊肉跳、面如土色、胆战心惊

反义词: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总结

大惊失色,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jīng shī sè)。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大惊失色意思是: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般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大喜过望
大显身手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