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拔萃
出类拔萃的意思
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
例子: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正音:“拔”,读作“bá”,不能读作“bō”。
辨形:“拔”,不能写作“拨”。
辨析:①“出类拔萃”和“超群绝伦”;都有“超出同类”的意思;但“出类拔萃”可以用在人的劳动成果、学识、才能方面;“超群绝伦”多用于技能和武艺方面;②“出类拔萃”和“鹤立鸡群”;都可表示“人的才能;超出一般人”。但“鹤立鸡群”还可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很突出。
歇后语: 1. 鸡群里的鸭 —— 出类拔萃 2. 谷子地里长棵高粱 —— 出类拔萃 3. 花园中的牡丹 —— 出类拔萃
谜语: 谷子地里长棵高粱 (谜底:出类拔萃)
故事: 公孙丑向老师孟子请教孔子与伯夷、伊尹的人格问题,孟子告诉他。孔子足以使天下太平,因为他看到一个国家的礼制就明白它的*治,圣人的能力要大大超出平民的,孔子的道理可以千古流传,德行可以与天地相比。
近义词:出人头地、卓尔不群、推群独步、超群绝伦、头角峥嵘、鹤立鸡群、佼佼不群
反义词:不稂不莠、碌碌无能、滥竽充数
总结
出类拔萃,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hū lèi bá cuì)。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出类拔萃意思是: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