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时务
导读:不识时务的意思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
不识时务的意思
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结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人不明事理。
例子:什么年月了,还吃这碗饭,太不识时务了。(张洁《沉重的翅膀》)
正音:“时”,读作“shí”,不能读作“shì”。
辨形:“时”,不能写作“事”。
歇后语: 1. 十二月送蒲扇 —— 不识时务 2. 三伏天借扇子 —— 不识时务 3. 腊月买纸扇 —— 不识时务
谜语: 炎夏穿棉衣 (谜底:不识时务)
故事: 东汉时期会稽太守张霸,学识渊博,治理会稽三年,将一个乱世治理成一个太平盛世,在百姓眼中威望很高,他激流勇退,后被朝廷选为侍中,皇亲邓骘都想拉拢他,而张霸却小心避开,众人议论张霸不识时务。
近义词:不合时宜、不知好歹、不知进退、因循守旧、不识时变、率由卓章
反义词:识时达务、因势利导、见风使舵、不主故常
总结
不识时务,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shí shí wù)。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不识时务意思是: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霸传》。一般作谓语,含贬义,形容人不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