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
导读:大逆不道的意思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
大逆不道的意思
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例子: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正音:“不”,读作“bù”,不能读作“bú”;“逆”,读作“nì”,不能读作“niè”、“lì”。
辨形:“道”,不能写作“倒”。
谜语: 顺耳话 (谜底:大逆不道)
故事: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与汉*在广武城相遇,项羽想与刘邦单独角斗来结束战事,刘邦死活不肯应战,只是列举项羽十大罪状,说项羽是大逆不道。项羽气得浑身发抖,命令士兵向汉*放箭,刘邦中箭,汉*只好退回皋城防守。
近义词:罪大恶极、离经叛道、罪孽深重、犯上作乱
反义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忠心耿耿、唯命是从
总结
大逆不道,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nì bù dào)。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大逆不道意思是: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