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谈
导读:老生常谈的意思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
老生常谈的意思
老生:老书生。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新意的话。
例子: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辨形:“常”,不能写作“长”。
辨析:见“陈词滥调”。
歇后语: 1. 孔明练琴 —— 老生常谈 2. 八十老翁练琵琶 —— 老生常谈
谜语: 新同学不发言 (谜底:老生常谈)
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术士管辂精通《易经》,尚书何晏和邓煬请管辂为他们算命何时才能升到三公之位。管辂不敢得罪他们,看了卦相,他讲大道理,请何晏忠于职守、体察民情、广施恩德,才能位列三公。邓煬很不高兴地说这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近义词:千篇一律、老调重弹、陈腔滥调、陈词滥调
反义词:自出机杼、别出心裁、闻所未闻、标新立异、真知灼见
总结
老生常谈,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ǎo shēng cháng tán)。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老生常谈意思是:原指老书生经常谈论的事物或观点。后泛指毫无新意的理论或老话。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一般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新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