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
导读:一丘之貉的意思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
一丘之貉的意思
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子: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严复《救亡决论》)
正音:“貉”,读作“hè”,不能读作“hè”。
辨形:“貉”,不能写作“鹤”。
辨析:见“一路货色”。
歇后语: 家臭虫说山臭虫 —— 一丘之貉
谜语: 一路货色 (谜底:一丘之貉)
故事: 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因为告发霍光谋反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平通侯。他居功自傲,不把汉宣帝看在眼里,太仆戴长乐事发入狱,向汉宣帝揭发杨恽认为秦二世胡亥与汉宣帝为一丘之貉。杨恽被罢官回乡,他给孙会宗回信不满而被杀。
近义词:泾渭不分、一路货色、同流合污、狼狈为奸、蛇鼠一窝
反义词: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总结
一丘之貉,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qiū zhī hè)。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一丘之貉意思是: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一般作宾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