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饥似渴
导读:如饥似渴的意思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
如饥似渴的意思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我如饥似渴地把那二十几页的长文,一口气读下去。(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
正音:“似”,读作“sì”,不能读作“shì”。
辨形:“饥”,不能写作“讥”。
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原打算立曹植为太子,引起长子曹丕的妒恨。曹丕即位,多次迫害曹植,三次更换他的封地。223年,曹丕要曹植、曹彰、曹彪三人到京都朝会,曹植因故不能去,就上一道奏章向曹丕请罪说:“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近义词:迫不及待、手不释卷
反义词:四平八稳、不慌不忙
总结
如饥似渴,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rú jī sì kě)。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如饥似渴意思是: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值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