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推半就
导读:半推半就的意思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半推半就的意思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愿意,表面推辞。
例子:与其学那俗态,半推半就,耽搁工夫;据俺主意,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正音:“推”,读作“tuī”,不能读作“duī”。
辨形:“推”,不能写作“堆”。
歇后语: 大闺女上花轿 —— 半推半就
谜语: 1. 扰 (谜底:半推半就) 2. 掠 (谜底:半推半就)
近义词:装模作样、半真半假、虚情假意、欲就还推
反义词:投怀送抱、拒人千里、闭门谢客、婉言谢绝
总结
半推半就,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bàn tuī bàn jiù)。ABA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半推半就意思是: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一般作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愿意,表面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