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呆
导读:目瞪口呆的意思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用
目瞪口呆的意思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例子: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目瞪口呆。
正音:“呆”,读作“dāi”,不能读作“ái”。
辨析:见“瞠目结舌”。
歇后语: 李逵装哑童 —— 目瞪口呆
谜语: 眼前有景道不得 (谜底:目瞪口呆)
故事: 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齐王,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就找樊哙共商计策。樊哙自鸣得意,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吓得他目瞪口呆,从而保住主公。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
近义词:瞠目结舌
反义词:从容不迫
总结
目瞪口呆,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dèng kǒu dāi)。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目瞪口呆意思是: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