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

导读:以貌取人的意思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

以貌取人的意思

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郭沫若《涂家埠》)

辨形:“取”,不能写作“娶”;“貌”,不能写作“藐”。

歇后语: 刘备轻看庞统 —— 以貌取人

谜语: 1. 面试 (谜底:以貌取人) 2. 皇帝选美女 (谜底:以貌取人)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但不学无术,不久就被齐王处死。孔子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近义词:表里如一

反义词:量才录用

总结

以貌取人,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mào qǔ rén)。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以貌取人意思是: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一字千金
卑鄙龌龊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