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
导读:三令五申的意思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例子:不准随意占
三令五申的意思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例子:不准随意占用马路的规定,*府已三令五申,但少数摊贩仍我行我素。
正音:“申”,读作“shēn”,不能读作“sēn”。
辨形:“申”,不能写作“深”。
辨析:“三令五申”和“谆谆告诫”都有“劝告;告诫”之意。但“三令五申”一般是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命令、告诫;态度严肃;具有强制性;而“谆谆告诫”可以是平级平辈人之间的告诫;态度温和;不具有强制性。
歇后语: 八个老汉划拳 —— 三令五申
谜语: 八个老汉划拳 (谜底:三令五申)
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请孙武到宫中讲解《孙子兵法》,并要亲自操练,孙武让吴王在宫中挑选180名女子组成两队,分别由吴王的两名宠妃担任队长,可宫女们根本不听他的指挥,孙武就将她们两人斩首,理由是不听主将的三令五申。
近义词:耳提面命、发号施令、千叮万嘱
反义词:不言之教、敷衍了事
总结
三令五申,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ān lìng wǔ shēn)。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三令五申意思是: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一般作谓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