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导读:成语名字不辨菽麦成语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成语含义解释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成语来源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
成语名字
不辨菽麦
成语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含义解释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来源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成语繁体字写法
不辨菽麥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该词情感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发音注意
菽,不能读作“jiāo”。
近义词
愚昧无知、 目不识丁
反义词
博学多才、 学富五车
成语例句参考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