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

导读:戚继光的拼音[qī jì guāng]戚继光 是什么意思 戚继光(1528-1587) :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

戚继光的拼音

[qī jì guāng]

戚继光 是什么意思

戚继光(1528-1587) : 明朝抗倭名将、*事家。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将门出身。嘉靖后期,被调至浙东防倭。他招募义乌农民矿工,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队,人称“戚家*”。在台州(今浙江临海)一带九战九捷,全歼倭寇。后又入福建、广东与抗倭名将俞大猷配合,消灭盘踞在福建的倭寇主力,解除东南沿海倭患。1567年奉调至蓟州,在镇十六年,修筑长城,加强战备。著有《纪效新书》等。

戚继光 详细意思解释

人名。(西元1528~1585?)​明代定远人,一说蓬莱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历官浙江参将、福建总兵官等,平海盗,功*著,总理苏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节制严明,边备修饬,后改官广东,罢归,卒谥武毅。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记》、《止止堂集》等。

网络解释释义

戚继光 (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事工程。(概述内图片来源)

戚继光造句例句

1、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百战百胜,驱除了倭寇。

2、戚继光有些疑问,他虽然身为武将,但并非不通文墨,对朝廷的制度也相当清楚。

3、戚继光这帮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有功夫、有文化。

4、戚继光带领的“戚家*”令倭国闻风丧胆。

求灶头不如求灶尾
驱残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