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

导读:僧格林沁的拼音[sēng gé lín qìn]僧格林沁 是什么意思僧格林沁(1811-1865) : 清末将领。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袭封郡王,任参赞大臣。曾率骑兵在山东击溃太平天国

僧格林沁的拼音

[sēng gé lín qìn]

僧格林沁 是什么意思

僧格林沁(1811-1865) : 清末将领。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袭封郡王,任参赞大臣。曾率骑兵在山东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封为亲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大沽炮台抗击英法舰队。后率部与捻*作战。1865年所部在山东曹州(治今菏泽)被捻*围歼,他在逃跑途中被杀。

僧格林沁 详细意思解释

人名。(西元?~1865)​清蒙古科尔沁亲王,姓博尔济吉特氏,咸丰时破太平*林凤翔于天津,后追捻匪,遇伏死。卒谥忠。

网络解释释义

僧格林沁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著名爱国将领,晚清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贵族出身,善骑射。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旋入京,为御前行走。道光十四年(1834年),授御前大臣。后历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帝宠信。咸丰、同治年间,僧格林沁参与对太平天国、英法联*等战争,*功卓著。咸丰五年(1855年),击溃太平天国北伐*,俘林凤祥、李开芳,晋封博多勒噶台亲王。咸丰九年(1859年)僧格林沁到天津督办大沽口和京东防务,第二次大沽口之战面对来犯英法联*,僧格林沁带领部队,奋起抵抗,痛击英法联*。战斗击沉敌舰4艘、重创敌舰6艘,击毙、击伤英法联*484人,重伤英*海*司令何伯(贺布)。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抗击外来侵略中取得第一次伟大胜利。当时,马克思也亲自撰文,高度赞杨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僧格林沁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他去世时,百姓罢市,巷哭野祭。灵柩返回北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

僧格林沁造句例句

1、僧格林沁是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的三朝元老,也是在抗击英法联*中唯一打过一场胜仗的将领。

僧格
僧楼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