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
三伏的拼音
[sān fú]
三伏 是什么意思
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初伏一般在7月12日至22日之间;中伏在7月23日至8月1日之间;末伏在8月8日至18日之间。初伏和中伏各固定为十天,末伏视交伏早晚,十天或二十天不等。
三伏 详细意思解释
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分别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一年中*热的时候。《金瓶*.第八回》:「那时正值三伏天道,十分炎热。」《红楼梦.第六七回》:「今年三伏里雨水少,这果子树上都有虫。」
网络解释释义
三伏 (科普知识)“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三伏都是四十天。
三伏反义词
头伏
三伏造句例句
1、三伏苗遇雨,十五月团圆。
2、三伏天气到,朋友别急躁,气温还是高,防暑不可少。
3、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4、三伏天里亲一亲,心情如饮冰。
5、三伏贴并非老少咸宜的“万能膏药”。
6、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内服温补汤药,易治寒性病症。
7、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热的时节。
8、三伏天的*后一个末伏,正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这段时间,所以现在也还没出了一年中*热的伏里天。
9、三伏天的问候是热烈的,送给你炙热的关怀。
10、小暑已过迎大暑,大暑一来就入伏,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难熬酷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