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
导读:纳谏的拼音[nà jiàn]纳谏 是什么意思1.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2.向君主进谏。纳谏 详细意思解释接受规劝、谏言。《国语.晋语八》:「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
纳谏的拼音
[nà jiàn]
纳谏 是什么意思
1.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2.向君主进谏。
纳谏 详细意思解释
接受规劝、谏言。《国语.晋语八》:「纳谏不忘其师,言身不失其友。」《北史.卷二三.于栗䃅传》:「自古明王圣主,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
网络解释释义
纳谏接受规劝。多指君主接受臣下进谏。丹·钱帕著《纳谏》,为领导和董事会提供建议:CEO的更替、持续有效的经营改进和文化变革,以及企业高层如何执行新的战略。
纳谏造句例句
1、唐太宗克己纳谏、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曾国藩克己戒色、修身治国,立下不朽功业。
2、主*者一旦师心自用,则难以接纳谏言。
3、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4、虚心纳谏与善于进言是谏铮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5、唐太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盛世。
6、纳谏求贤,有容乃大;激浊扬清,无欲则刚。
7、*治上,他虚心纳谏,勇于接受臣下监督。
8、愿皇上求贤纳谏,慎终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