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候
导读:虞候的拼音[yú hòu]虞候 是什么意思 1.古官名。守望山泽之官。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有都
虞候的拼音
[yú hòu]
虞候 是什么意思
1.古官名。守望山泽之官。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的高级*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马*司﹑步*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3.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南宋时在临安可向\"行老\"雇用。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雇觅人力》。
虞候 详细意思解释
古代掌山泽之官。《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
网络解释释义
虞候虞候(yú hòu),本为春秋时期掌管山泽的职官。西魏和隋朝以后用作*官称号。如虞候都督、左右虞候率、都虞候等。其职掌不尽相同,或为警备巡查官,或为内部监察官。宋代的*事编制单位“都”一级,设置将虞候—职,地位较低,属于节级。此外,还设有大量的都虞候一职。明代亦置虞候一职,据《武备制胜志·*资乘》,*中警戒巡查安全等行*事务由虞候负责,*队屯驻宿营,虞候向主官请求口令,率领甲士分巡诸帐。
虞候造句例句
1、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主。
2、所带的虞候家将,也不过寥寥十余人,轻骑减从,缓缓向关门而来。
3、漳州都虞候程汉也杀刺史程文纬,立王继武权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