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
周公的拼音
[zhōu gōng]
周公 是什么意思
1.西周初期*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周公 详细意思解释
人名。(?~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武王崩,又佐成王摄*,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天下大治。也称为「姬旦」、「周旦」。
网络解释释义
周公 (中国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治家、*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成王。”周公摄*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造句例句
1、公瑾是一个风流潇洒,气宇轩昂的美男子;而潘安也是风度翩翩,相貌堂堂,可与周公瑾媲美。
2、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刘晏“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沐不废。
3、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4、老师给我们讲了周公吐哺握发的故事。
5、少将龙飞虎曾是周公馆的馆长。
6、周公庙门庭冷落,没有几个游人。
7、周公兴兵三年,伐谋平乱。
8、周公吐哺握发换得天下安宁祥和。
9、有周公的握发吐哺,才会有天下的安宁祥和。
10、周公馆曾经属于私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