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

导读:罄竹难书的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罄竹难书 是什么意思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罄竹难书 详细意思解释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

罄竹难书的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竹难书 是什么意思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事实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 详细意思解释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之说。至《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网络解释释义

罄竹难书罄:《说文》器中空也。古文磬字。《诗·小雅》罄无不宜。《传》罄,尽也。《左传·僖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释文》罄,亦作磬,尽也。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写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出自《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意思是说,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罄竹难书”常误写为“磬竹难书”,应注意。】

罄竹难书近义词

擢发难数十恶不赦罪大恶极擢发可数罪行累累擢发莫数作恶多端

罄竹难书反义词

丰功伟绩寥寥可数不胜枚举宅心仁厚

罄竹难书造句例句

1、在一次投标中,各类人物粉墨登场,其中有些人的罪恶罄竹难书,但他们依旧冒险一试,简直是饮鸩止渴。

2、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3、汽车对城市犯下的罪真是罄竹难书啊!

4、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是罄竹难书。

5、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6、这伙暴徒奸淫劫掠,无恶不作,其罪行罄竹难书。

7、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肆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8、他长期在乡里间作威作福,罪行罄竹难书。

9、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10、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耳聪目明
素不相识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