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差
导读:考差的基本信息
拼音:kǎo chāi注音:ㄎㄠˇ ㄔㄞ繁体:考差
考差 科举制度中考官的考选差派制度,始于雍正三年(1725)。嘉庆五年(1800) 令满、汉二品以下进士出身之侍郎、内阁学士、
拼音:kǎo chāi注音:ㄎㄠˇ ㄔㄞ繁体:考差
考差 科举制度中考官的考选差派制度,始于雍正三年(1725)。嘉庆五年(1800) 令满、汉二品以下进士出身之侍郎、内阁学士、
考差的基本信息
拼音:kǎo chāi
注音:ㄎㄠˇ ㄔㄞ
繁体:考差
考差 科举制度中考官的考选差派制度,始于雍正三年(1725)。嘉庆五年(1800) 令满、汉二品以下进士出身之侍郎、内阁学士、三品京堂,及未经考试试差之四、五品京堂,俱赴上书房考试,不愿考者听便。钦命论、诗题各一, 谓之大考差。此后循例行之。参见“考差”。
意思解释释义
辞典解释
考差kǎochāiㄎㄠˇㄔㄞ清代时经考试而分派至各省担任学*或主考官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