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止

导读:戾止的基本信息
拼音:lì zhǐ注音:ㄌㄧˋ ㄓˇ繁体:戾止
戾止 戾止 读音:lizhi 解释: 1,到来。 出处:《诗经.周颂.有瞽》:“我客戾止,永观厥成。”(止:语气词。)朱熹《乙卯八月晦日浮

戾止的基本信息

拼音:lì zhǐ

注音:ㄌㄧˋ ㄓˇ

繁体:戾止

戾止 戾止 读音:lizhi 解释: 1,到来。 出处:《诗经.周颂.有瞽》:“我客戾止,永观厥成。”(止:语气词。)朱熹《乙卯八月晦日浮翠亭次叔通韵》:“群贤亦戾止,共此一日闲。” 2,穷尽,止境。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至今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意思解释释义

1.来到。

辞典解释

戾止lìzhǐㄌㄧˋㄓˇ

来临、来到。《诗经.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旗,其旗茷茷。」《文选.王兰栖.头陁寺碑文》:「金粟来仪,文殊戾止。」也作「莅止」。

网络相关解释

戾止

戾止

读音:lizhi

解释:

1,到来。

出处:《诗经.周颂.有瞽》:“我客戾止,永观厥成。”(止:语气词。)朱熹《乙卯八月晦日浮翠亭次叔通韵》:“群贤亦戾止,共此一日闲。”

2,穷尽,止境。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至今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戾气
离迷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