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奴
导读:奚奴的基本信息
拼音:xī nú注音:ㄒㄧ ㄋㄨˊ繁体:奚奴
奚奴 “奚奴”,又“昆仑奴”,奚,魏晋时西南少数民族名;又为中原人对异族蔑称之一,与蛮、夷同。晋陶侃,奚人,为士族所轻,亦被称
拼音:xī nú注音:ㄒㄧ ㄋㄨˊ繁体:奚奴
奚奴 “奚奴”,又“昆仑奴”,奚,魏晋时西南少数民族名;又为中原人对异族蔑称之一,与蛮、夷同。晋陶侃,奚人,为士族所轻,亦被称
奚奴的基本信息
拼音:xī nú
注音:ㄒㄧ ㄋㄨˊ
繁体:奚奴
奚奴 “奚奴”,又“昆仑奴”,奚,魏晋时西南少数民族名;又为中原人对异族蔑称之一,与蛮、夷同。晋陶侃,奚人,为士族所轻,亦被称为“奚奴”。
意思解释释义
1.《周礼.天官.序官》\"奚三百人\"汉郑玄注:\"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以为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后因称奴仆为\"奚奴\"。2.指北方少数民族之为奴者。3.用作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辞典解释
奚奴xīnúㄒㄧㄋㄨˊ僮仆。
《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从小奚奴,蹑露奔波,履袜沾濡。」
也称为「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