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残守缺

导读:词语保残守缺拼音 bǎo cán shǒu quē注音 ㄅㄠˇ ㄘㄢˊ ㄕㄡˇ ㄑㄩㄝ反义词 革故鼎新词语解释 [conservative] 保存收藏残缺不全的文物。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词语

保残守缺

拼音

bǎo cán shǒu quē

注音

ㄅㄠˇ ㄘㄢˊ ㄕㄡˇ ㄑㄩㄝ

反义词

革故鼎新

词语解释

[conservative] 保存收藏残缺不全的文物。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亦作“抱残守缺”、“补残守缺”

引证解释

1.指 汉 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汉书·刘歆传》:“信口説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妬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 清顾炎武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两 汉 而下,维多保残守缺之人,六经所传,未有继往开来之哲。” 清魏源 《礼记别考》:“ 汉 初 齐鲁 诸儒,承 秦 灭学之后,保残守缺,未遑条贯。”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

2.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 戴存庄 ﹞自伤孤陋,无同力者,深恐此书中废,使数百年文献无徵,则亦古之网罗放失、保残守缺者之罪人也。”

保不准
保藏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