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
伯夷的 拼音
[bó yí]
伯夷 是什么意思
1.相传为颛顼之师。《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颛顼师伯夷父。\"陈奇猷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柏夷亮父\',班固自注云:\'颛顼师\'。案,柏﹑伯通。伯夷其氏……亮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汉书》。2.舜的臣子,齐太公的祖先。3.商末孤竹君长子。
伯夷 详细意思解释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晋.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也称为「伯夷父」、「颛顼师」。
网络解释释义
伯夷 (商末孤竹国君长子)伯夷(生卒年不详),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子姓,名允,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伯夷叔齐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畏强暴,叩马谏伐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姜子牙曰:此二人义人也,扶而去之。”……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伯夷造句例句
1、扣马村在会盟镇的东北角,相传武王伐纣路过这里,被伯夷叔齐两个老顽固扣住马头劝谏,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扣马村。
2、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3、古贤人伯夷叔齐不满周武王挑起战争,逃至此处,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留下千古佳话,是抱节守志的典范。
4、峇峇娘惹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满剌伽、满者伯夷国和室利佛逝国(印尼)和淡马锡(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
5、伯夷、叔齐也可称得上是守死善道了。
6、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