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

导读:三省的基本信息
拼音:sān xǐng注音:ㄙㄢ ㄒㄧㄥˇ繁体:三省
三省 (中国古代行政机构)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

三省的基本信息

拼音:sān xǐng

注音:ㄙㄢ ㄒㄧㄥˇ

繁体:三省

三省 (中国古代行*机构)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意思解释释义

三省sān-shěng

[threeministries]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较高*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辞典解释

三省sānxǐngㄙㄢㄒㄧㄥˇ

以三事省察,泛指详察己身过失。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无名氏《贫富兴衰记.楔子》:「吾日三省朝闻道,自古寒儒陋巷居。」

三省sānshěngㄙㄢㄕㄥˇ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为隋、唐时代中央*府的较高行*机构。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此宰相职也。」

网络相关解释

三省(中国古代行*机构)

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老叟
散兵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