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田法
导读:代田法的基本信息
拼音:dài tián fǎ注音:ㄉㄞˋ ㄊㄧㄢˊ ㄈㄚˇ繁体:代田法
代田法 代田法亦称“代田”。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
拼音:dài tián fǎ注音:ㄉㄞˋ ㄊㄧㄢˊ ㄈㄚˇ繁体:代田法
代田法 代田法亦称“代田”。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
代田法的基本信息
拼音:dài tián fǎ
注音:ㄉㄞˋ ㄊㄧㄢˊ ㄈㄚˇ
繁体:代田法
代田法 代田法亦称“代田”。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其具体办法是: 在地里开沟作垄,沟垄相间,将作物种在沟里,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逐次推到沟里,培育作物;第二年,沟垄互换位置。这种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风、旱,因此,“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汉书·食货志》)。
意思解释释义
辞典解释
代田法dàitiánfǎㄉㄞˋㄊㄧㄢˊㄈㄚˇ古时北方干旱地区的一种耕作法。将一亩田做成三畎三垄,作物种在畎内,畎垄位置逐年掉换。此法既有利于抗旱,又可使地力获得休养,故称为「代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