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
导读:三江的基本信息
拼音:sān jiāng注音:ㄙㄢ ㄐㄧㄤ繁体:三江
三江 (地理名词)较早提出“三江”名称的应是战国时期的《尚书》著作,内有一篇《禹贡》,记述了我国九州的方域、地质、
拼音:sān jiāng注音:ㄙㄢ ㄐㄧㄤ繁体:三江
三江 (地理名词)较早提出“三江”名称的应是战国时期的《尚书》著作,内有一篇《禹贡》,记述了我国九州的方域、地质、
三江的基本信息
拼音:sān jiāng
注音:ㄙㄢ ㄐㄧㄤ
繁体:三江
三江 (地理名词)较早提出“三江”名称的应是战国时期的《尚书》著作,内有一篇《禹贡》,记述了我国九州的方域、地质、物产、贡赋、交通、*治、民族分布等,对扬州(九州之一,泛指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地理的介绍为“三江即入,震泽(即太湖)厎定。”这里所指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钱塘江、浦阳江。现代较著名和较有代表性的三江有二,一是西南三江: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因“三江源”而蜚声海内外;一是东北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因“三江平原”而世人皆知。
意思解释释义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2.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3.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4.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辞典解释
三江sānjiāngㄙㄢㄐㄧㄤ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合称。
四川省岷江、涪江、沱江的合称。
广西省黔江、郁江、桂江的合称。
浙江省吴江、钱塘江、浦阳江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