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遲
导读:疏遲的基本信息
拼音:shū chí注音:ㄕㄨ ㄔˊ繁体:疏遲
疏迟 shū chí 1、迟缓;亦作“疎迟”。 《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阮瑀 诗:“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疎迟。” 2、引申为懒散迟
拼音:shū chí注音:ㄕㄨ ㄔˊ繁体:疏遲
疏迟 shū chí 1、迟缓;亦作“疎迟”。 《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阮瑀 诗:“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疎迟。” 2、引申为懒散迟
疏遲的基本信息
拼音:shū chí
注音:ㄕㄨ ㄔˊ
繁体:疏遲
疏迟 shū chí 1、迟缓;亦作“疎迟”。 《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汉 阮瑀 诗:“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疎迟。” 2、引申为懒散迟钝。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安困洁志,操清冰霜,而疏迟迂阔,不达事要。” 3、迁延。 《北史·毛修之传》:“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 ,一攻陈仓 ,疏迟失会,摧衄而反。”
意思解释释义
1.亦作\"疏迟\"。2.迟缓。3.引申为懒散迟钝。4.迁延。网络相关解释
疏迟
shūchí1、迟缓;亦作“疎迟”。
《艺文类聚》卷十八引汉阮瑀诗:“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疎迟。”
2、引申为懒散迟钝。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仆书生疏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安困洁志,操清冰霜,而疏迟迂阔,不达事要。”
3、迁延。
《北史·毛修之传》:“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