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裏拖氈
导读:毛裏拖氈的基本信息
拼音:máo lǐ tuō zhān注音:ㄇㄠˊ ㄌㄧˇ ㄊㄨㄛ ㄓㄢ繁体:毛裏拖氈
毛里拖毡 畏缩不前貌。毡为毛制,在毛里拖行,则涩滞难移。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
拼音:máo lǐ tuō zhān注音:ㄇㄠˊ ㄌㄧˇ ㄊㄨㄛ ㄓㄢ繁体:毛裏拖氈
毛里拖毡 畏缩不前貌。毡为毛制,在毛里拖行,则涩滞难移。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
毛裏拖氈的基本信息
拼音:máo lǐ tuō zhān
注音:ㄇㄠˊ ㄌㄧˇ ㄊㄨㄛ ㄓㄢ
繁体:毛裏拖氈
毛里拖毡 畏缩不前貌。毡为毛制,在毛里拖行,则涩滞难移。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参见“ 毡上拖毛 ”。
意思解释释义
1.畏缩不前貌。毡为毛制﹐在毛里拖行﹐则涩滞难移。辞典解释
毛里拖毡máolǐtuōzhānㄇㄠˊㄌㄧˇㄊㄨㄛㄓㄢ毡,毛制品。毛里拖毡指在毛料上拖著毡,滞塞难移。比喻行动迟缓。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为甚的怒哄哄列杖擎鞭,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也作「毡上拖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