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笏登場

导读:袍笏登場的基本信息
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注音:ㄆㄠˊ ㄏㄨˋ ㄉㄥ ㄔㄤˇ繁体:袍笏登場
【解释】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

袍笏登場的基本信息

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

注音:ㄆㄠˊ ㄏㄨˋ ㄉㄥ ㄔㄤˇ

繁体:袍笏登場

【解释】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出处】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示例】关于组织临时*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陶菊隐《北洋*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近义词】走马上任、逢场作戏【反义词】告老还乡【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意思解释释义

袍笏登场páohù-dēngchǎng

[takingpositionofpower,asinadressrehearsal;dressupandgoonstage—saidofapuppetuponhistake-over]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袍笏登场也等闲。——清·赵翼《瓯北诗钞》

辞典解释

袍笏登场páohùdēngchángㄆㄠˊㄏㄨˋㄉㄥㄔㄤˊ

演员装扮成为穿袍执笏的官员登台演戏。

近义词

粉墨登场

比喻官员新任,犹如登场作戏,含有讽刺意味。

如:「经过这次批斗,又有一些人将要袍笏登场了。」

网络相关解释

【解释】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出处】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

【示例】关于组织临时*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陶菊隐《北洋*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近义词】走马上任、逢场作戏

【反义词】告老还乡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浓重
絢素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