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商

导读:邊商的基本信息
拼音:biān shāng注音:ㄅㄧㄢ ㄕㄤ繁体:邊商
边商 边商是明清时盐商的一种。明洪武三年 (1370年) 行开中法,盐商输送米粮等至边塞或其他指定地点,政府给予食盐运

邊商的基本信息

拼音:biān shāng

注音:ㄅㄧㄢ ㄕㄤ

繁体:邊商

边商 边商是明清时盐商的一种。明洪武三年 (1370年) 行开中法,盐商输送米粮等至边塞或其他指定地点,*府给予食盐运销权。弘治五年 (1492年) 改为纳盐领引行盐。废开中法。凭引行盐的盐商 (引商) 分为边商 (边地盐商)、内商 (内地盐商)、水商 (江湖行商) 三类。边商纳盐课领取盐引,并照官定引价将引售与内商; 内商买边引,下场收盐上堆,按官定盐价售与水商; 水商多是销岸商贩,收内商食盐,在规定引岸销售。清代,边商、水商转化为运商,内商转化为场商; 领引运销川盐运销云、贵两省的运商仍称为边商,云贵引岸称边岸,所行盐引称边引。

意思解释释义

指边地的盐商。明弘治以后,凡凭引行盐的盐商分边商﹑内商﹑水商三类。边商缴纳盐课,领取盐引,并照官定引价将引售与内商;内商专买边引,下场收盐上堆,并照官定盐价将盐售与水商;水商多是销岸商贩,专收内商食盐在指定引岸行销。清代,以上三种名目均废。但四川引盐运销云南﹑贵州两省的运商则仍称\"边商\"。

网络相关解释

边商

边商是明清时盐商的一种。明洪武三年(1370年)行开中法,盐商输送米粮等至边塞或其他指定地点,*府给予食盐运销权。弘治五年(1492年)改为纳盐领引行盐。废开中法。凭引行盐的盐商(引商)分为边商(边地盐商)、内商(内地盐商)、水商(江湖行商)三类。边商纳盐课领取盐引,并照官定引价将引售与内商;内商买边引,下场收盐上堆,按官定盐价售与水商;水商多是销岸商贩,收内商食盐,在规定引岸销售。清代,边商、水商转化为运商,内商转化为场商;领引运销川盐运销云、贵两省的运商仍称为边商,云贵引岸称边岸,所行盐引称边引。

旅塵
商湯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