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受
导读:正受的基本信息
拼音:zhèng shòu注音:ㄓㄥˋ ㄕㄡˋ繁体:正受
正受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唐 王维 《能禅师碑
拼音:zhèng shòu注音:ㄓㄥˋ ㄕㄡˋ繁体:正受
正受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唐 王维 《能禅师碑
正受的基本信息
拼音:zhèng shòu
注音:ㄓㄥˋ ㄕㄡˋ
繁体:正受
正受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娆善友故。” 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
意思解释释义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网络相关解释
正受
佛教语。又称禅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谓之受。唐王维《能禅师碑》:“至性淳一,天姿贞素,百福成相,众妙会心,经行宴息,皆在正受。”清龚自珍《发大心文》:“脱令我今世适发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当知前生善根微浅,娆善友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与三昧相应的禅定,叫做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