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通
导读:供通的基本信息
拼音:gòng tōng注音:ㄍㄨㄥˋ ㄊㄨㄥ繁体:供通
供通 引证解释 (1).谓上缴,交出。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
拼音:gòng tōng注音:ㄍㄨㄥˋ ㄊㄨㄥ繁体:供通
供通 引证解释 (1).谓上缴,交出。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
供通的基本信息
拼音:gòng tōng
注音:ㄍㄨㄥˋ ㄊㄨㄥ
繁体:供通
供通 引证解释 (1).谓上缴,交出。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欠负破荡之祸,如许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产业当酒是也。”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小民既无他业,不免与官中首尾胶固,以至供通物产,召保立限,增价出息,赊贷转变,以苟趋目前之急。” (2).呈报,上报。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杀妻者》:“﹝从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意思解释释义
1.谓上缴,交出。2.呈报,上报。网络相关解释
供通
引证解释(1).谓上缴,交出。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欠负破荡之祸,如许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产业当酒是也。”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小民既无他业,不免与官中首尾胶固,以至供通物产,召保立限,增价出息,赊贷转变,以苟趋目前之急。”
(2).呈报,上报。
五代范资《玉堂闲话·杀妻者》:“﹝从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