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研究开发支出

导读:内部研究开发支出内部研究开发支出是指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是指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相关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内容

(一)研究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阶段中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这种不确定性,企业无法证明其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在这一阶段一般不会形成阶段性成果)

  (二)开发阶段支出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考虑到进入开发阶段的研发项目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可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具体来讲,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了下列条件的才能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一)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注】研究支出是成本类科目,借方表示成本增加,贷方表示成本减少。企业研究使用的原材料,支付出去的银行存款,支付的人员工资,无法形成企业的一项资产,*终都变成企业的一种成本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影响损益。

(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注】费用化支出*终变成企业的一种成本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直接影响损益;资本化支出形成一项资产,计入无形资产,后期通过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等,影响损益。

递延费用
客房预算收入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