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级作业

导读:产量级作业 管理会计术语 产量级作业,是指明确地为个别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单个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企业可按照受益对象、层次和重要性,将作业分为产量级作业、批别级作业

产量级作业

管理会计术语

产量级作业,是指明确地为个别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单个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企业可按照受益对象、层次和重要性,将作业分为产量级作业、批别级作业、品种级作业、客户级作业、设施级作业,并分别设计相应的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设计

作业中心设计,是指企业将认定的所有作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作业中心,作为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对象的过程。

作业中心可以是某一项具体的作业,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的集合。

作业概述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一项作业既可以是一项非常具体的任务或活动,也可以泛指一类任务或活动。

按消耗对象不同,作业可分为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主要作业是被产品、服务或客户等*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次要作业是被原材料、主要作业等介于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作业认定,是指企业识别由间接或辅助资源执行的作业集,确认每一项作业完成的工作以及执行该作业所耗费的资源费用,并据以编制作业清单的过程。

作业认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每项消耗资源的作业进行识别、定义和划分,确定每项作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同其他作业的区别以及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之间的关系。

作业认定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1)根据企业生产流程,自上而下进行分解。

(2)通过与企业每一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员工进行交流,自下而上确定他们所做的工作,并逐一认定各项作业。企业一般应将两种方式相结合,以保证全面、准确认定作业。例如,根据生产流程分析和工厂的布*可知,由于原材料仓库与生产车间之间有0.5公里的距离,必然存在材料搬运作业,这项作业就是将生产用的原材料从仓库运送到生产车间。通过另一种形式,即与从事相关作业的员工或经理交谈,也可以识别和认定该项作业,比如,与进行搬运作业的员工进行交谈,问“你是做什么的?”也很容易得出生产过程中有这样一项搬运作业,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原材料从仓库运往车间。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是存在于整个的产品生产工艺中的,因此,在实务中,首先要了解到作业流程才能根据流程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包括收集、整理以及数据的分析等。也要熟悉在不同的制造工艺中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像直接材料投入和人工成本等。产品的生产过程能清晰的反映出不同的生产工序、流程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加深对各部门的了解,对部门中的员工数量、岗位分布及其工作的情况有详细的认识。

作业认定的具体方法一般包括调查表法和座谈法。调查表法,是指通过向企业全体员工发放调查表,并通过分析调查表来认定作业的方法。座谈法,是指通过与企业员工的面对面交谈,来认定作业的方法。企业一般应将两种方法相结合,以保证全面、准确认定全部作业。

企业对认定的作业应加以分析和归类,按顺序列出作业清单或编制出作业字典。作业清单或作业字典一般应当包括作业名称、作业内容、作业类别、所属作业中心等内容。

售价金额核算法
存货入账价值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