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六要素
会计六要素
会计六要素指的是会计的六个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六要素的内容
企业会计主要有六大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的资源,并且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负债按流动性分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两类,其划分的标准为一年,一年以上的负债为长期负债,一年以下的负债为短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也称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享有的企业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在我国主要分为资本和留存收益。其中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收入: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效果,也具体体现了其*终成果。
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里的财务状况;
2、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中的获利能力;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六要素的借贷方向
1、资产类科目借方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负债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3、所有者权益类目同负债类科目;
4、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本期增加;
5、费用借方表示本期发生的费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6、利润借方表示亏损,贷方表示盈利。
会计六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通过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基础,也为财务报表的构筑提供了基本架构。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即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属于静态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属于动态要素,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会计工作就是围绕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展开的。确认是指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项目,纳入资产负债和利润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