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动因
导读:强度动因 管理会计术语 强度动因,是指不易按照频率、次数或执行时间进行分配而需要直接衡量每次执行所需资源的成本动因,包括特别复杂产品的安装、质量检验等。 强度动因的适
强度动因
管理会计术语强度动因,是指不易按照频率、次数或执行时间进行分配而需要直接衡量每次执行所需资源的成本动因,包括特别复杂产品的安装、质量检验等。
强度动因的适用情形
如果作业的执行比较特殊或复杂,应选择强度动因。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
如产量增加时,直接材料成本就增加,产量是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即直接材料的成本动因;
如检验成本随着检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检验次数就是检验成本的驱动因素,即检验成本的成本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依据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作业成本动因:是衡量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需要的作业量,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一项作业既可以是一项非常具体的任务或活动,也可以泛指一类任务或活动。
按消耗对象不同,作业可分为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主要作业是被产品、服务或客户等*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次要作业是被原材料、主要作业等介于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