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策变更
会计*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策改用另一会计*策的行为。
会计*策变更的原因:法律、行*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真实)、更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
会计*策变更的特点:针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在准则允许的情况下指定或选择的变更。
其中,会计*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
会计*策变更的条件
1.企业选用的会计*策不得随意变更,但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企业可以变更会计*策:
(1)法律、行*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这种情况是指,按照法律、行*法规以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按规定改变原会计*策,采用新的会计*策。
(2)会计*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这一情况是指,由于经济环境、客观情况的改变,使企业原来采用的会计*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改变原有会计*策,按新的会计*策进行核算,以对外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企业因满足上述第(2)条的条件变更会计*策时,必须有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其变更的合理性,并说明变更会计*策后,能够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会计信息的理由。
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经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擅自变更会计*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策的,视为滥用会计*策,按照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不属于会计*策变更的情况
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策。例如,某企业以往租入的设备均为临时需要而租入的,企业按经营租赁会计处理方法核算。该企业原租入的设备均为经营性租赁,本年度起租赁的设备均改为融资租赁,由于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有着本质差别,因而改变会计*策不属于会计*策的变更。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策。该企业改变低值易耗品处理方法后,对损益的影响并不大,并且低值易耗品通常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属于不重要的事项,因而改变会计*策不属于会计*策变更。
会计*策变更的内容
会计*策变更包括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以及合并*策。
会计*策变更的处理方法
会计*策变更的处理方法包括追溯调整法与未来适用法。在选择方面,国家有规定的则按国家规定执行。可以追溯调整的,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追溯到可追溯的*早期;不能追溯调整的,则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追溯调整法是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或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会计*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别
会计*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会计*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2、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会计*策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是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是未来适用法。
3、在实务中的应用不同
会计*策变更在实务中的应用有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确认;非货币资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合并*策。
会计估计变更在实务中的应用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生物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及摊销方法;合同履约进度的确定;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佳估计数的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的折耗方法;与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折旧方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