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类债务

导读:关注类债务 救济类债务 关注类债务,又叫“救助或救济类债务”。通常指融资平台公司、资金补助机构、公用事业单位为公益性项目借款,由非财政资金支付,地方不提供担保的债务(不包

关注类债务

救济类债务

关注类债务,又叫“救助或救济类债务”。通常指融资平台公司、资金补助机构、公用事业单位为公益性项目借款,由非财*资金支付,地方不提供担保的债务(不包括欠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债务)。对此类债务,在法律上不承担责任,但当公益性项目债务人出现债务危机时,可能需要承担救济责任。

关注类债务概述

关注类债务主要指存在一定违约风险,需要密切关注的债务。虽然这些债务目前可能还未构成直接损失,但由于各种因素(如资金链紧张、项目回报不足等)的存在,未来有较高的违约可能。

例子:某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由于所投资项目收益不及预期,导致偿债能力下降,虽然尚未违约,但已经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简单来说是收益不足预期,当时约定的利息成本可能很难覆盖)。

地方债务概述

在2014年8月新《预算法》(修订版)通过前,地方债务通常也称为地方性债务,是指地方、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的公司及其他单位等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行为以及因公益性项目(如市*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及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建设所形成的债务。

2011年发布的《地方性债务审计工作方案》将地方性债务分为三类:

(1)地方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即债务;

(2)地方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3)可能需要承担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

新《预算法》通过后,规定除在**院确定的限额内发行地方债券外,地方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其他方式举借债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地方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随后,国发43号文和财预351号文提出要对截至2014年12月31日尚未清偿完毕的债务进行清理,将甄别后的地方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各地区可利用2015~2018为期三年左右的时间申请发行地方债券进行置换,从而达到性债务基本显性化。

但在债务置换期间,为满足融资需求,地方形成新一轮应由偿还的债务,2017年7月,中央*治*会议首次正式提到“隐性债务”。地方隐性债务是地方在法定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如部门直接向企业借款、采用BT模式建设投资项目、违规担保;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实际依靠财*资金偿还;附有回购义务的投资基金及不规范的PPP项目等。

因此,目前的地方债务口径包括显性债务(地方债券)和隐性债务两部分。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结余科目
外币会计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