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使用人
会计信息使用人
会计信息使用人分为三大类:经营人、权益人和相关利益集团。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即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
企业向会计信息使用人提供的信息
企业主要向会计信息使用人提供三大会计类信息:
1、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其中,现金流量是投资项目在其整个寿命期内所发生的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全部资金收付数量。是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必备资料。具体内容包括现金流出、现金流入;
2、企业资产经营状况,其中,资产经营是以企业经营绩效*大化为目的,以企业资产的流动重组为特征,通过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和以获取*有利的盈利机会为方式的现代企业经营观念,在产品经营的基础上,借助于企业资产的流动与重组而展开的战略性、超常规的经营活动;
3、是企业盈利状况,即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其中,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根据决策有用论的观点,会计信息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人决策的要求,而衡量决策有用性高低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两个,即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与信息使用人的决策有关的信息。因此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必须从信息使用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国的会计报表在满足信息使用人需要上尚有较大差距。
术语解释
会计数据是记录下来的会计业务,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在会计工作中,从不同的来源和渠道取得的各种原始会计资料、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等都称为会计数据。如某日仓库的进货量、金额,某日某产品的产量、费用等。
会计管理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利用会计手段,在掌握经济信息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经济信息是指反映经济活动实际情况和特征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指令等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