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会计
农业企业会计
农业企业会计简称农业会计,是指以农业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农业企业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或以其为依据,进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和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
农业企业会计的特点
农业企业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等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别,农业企业会计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与工业企业会计相比,农业企业会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核算内容的多样性。
农业企业经营,往往涉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多种行业,有的国营农场还设有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这要求会计核算既要满足企业综合管理的需要,提代汇总核算资料;又适应多种行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费用成本与财务成果,并考核各种非生产性的开支。
2、管理体制的复杂性。
农业企业实行多种经营与双层经营体制,如国营农场有场部、分场、生产队多个层次,还普遍建立了专业性服务组织和职工家庭农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普遍推行农户联产承包的同时,也相应建立了统一经营的生产和服务组织;乡镇企业的体制更是复杂多样。这种无疑会给会计核算与管理体制事来复杂性。
3、核算方法的灵活性。
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的生产组织比较分散,经营形式以集体经济为主,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较大,生产成果的自给程度较高,会计核算水平与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农业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农业企业普遍实行承包经营,有些成本资料,企业很难直接掌握,需要农户提供,这就要求将账内核算与账外核算结合起来,将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结合起来。
农业会计的会计分录
1、外购幼苗种子,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苗木成本
贷:银行存款
2、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化肥、地膜等:
购买时:
借:原材料——-农药/化肥/地膜
贷:库存现金
使用后:
借:农业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农药/化肥/地膜
3、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等,包括机械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发放工资、福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结转人工成本:
借:农业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4、生产过程中进行耕、耙、播种、施肥、中耕、除草、喷药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借:农业生产成本——机械作业费
贷:库存现金
5、结转本月生产成本:
借:消耗性生产资产——苗木
贷:农业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作业
6、出售苗木:
借:农产品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苗木
出售时: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7、按账面价值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农产品
8、期末结转本月销售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农业会计记账的基本流程
农业会计记账一般以手工账为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规则,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公式来进行手工记账,将每笔经济业务正确登记。基本流程如下:
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
4、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内容准确;
6、将凭证装订并且保管。
术语解释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独立核算是指对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核算。
经济组织是指家庭、企业、公司这按一定方式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是一定的社会集团为了保证经济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权责分配和相应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