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预算法

导读:固定预算法 预算编制方法 固定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如产品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确定相应预算指标的预算编制方法。

固定预算法

预算编制方法

固定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如产品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确定相应预算指标的预算编制方法。

固定预算法的解读

固定预算法是编制预算*基本的方法,按固定预算法编制的预算称作固定预算。

这种预算法编制时“不考虑”企业资产、人数和事业发展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只对相关收入和支出进行测算。这里的“不考虑”,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影响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支付给提前离岗或因病残退在家职工的退职金和生活补贴,因人数变动很小预算年度就可以上年实际支出数为准测算。

二是难以估计影响的不考虑。如独生子女费、丧葬费等,很难准确估计预算年度内企业将有多少职工生育子女,或将有多少职工去世,因此,编制预算时只能以上年支出数为据。

三是在预算年度开始前已经确定的相关计划。如长期外国专家人数,在外国专家*聘请外国专家的计划中已提前下达,几乎不可能变动,外国专家经费就可以根据确定的人数和专家经费标准来测算。又如,某栋临街门面房出租收入早在几年前的租赁合同中就已规定,则预算年度可以直接以合同确认数测算收入。

固定预算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行。

缺点:固定预算法仅适用于实际业务量与预算业务量变化不大的预算项目。当实际业务量偏离预算业务量时,预算就失去了其编制的基础,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也会因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

固定预算法的适用范围

(1)经营业务比较稳定的企业,主要是产品产销量稳定,能准确预测产品需求及产品成本的企业。

(2)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某些相对固定的成本费用支出。

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的区别

一、两种方法下预算编制的区别

两种预算方法,对预算利润的编制不同。

固定预算法下预算利润=预算的固定销量×(预算单位销价-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固定成本总额

弹性预算法下,在期初预算时制定基准销量水平,但期末依据实际销量调整预算。期初预算时预算利润=基准销量×(预算单位销价-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固定成本总额。期末调整预算时预算利润=实际销量×(预算单位销价-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固定成本总额

二、两种方法下预算绩效的区别

两种预算方法对预算利润的编制不同,得到的预算绩效结果也截然不同。

固定预算法下,实际利润-预算利润=[实际销量×(实际单位销价-实际单位变动成本)-实际固定成本总额]-[预算的固定销量×(预算单位销价-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固定成本总额]

弹性预算法下,实际利润-预算利润=[实际销量×(实际单位销价-实际单位变动成本)-实际固定成本总额]-[实际销量×(预算单位销价-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固定成本总额]

两种预算方法下利润的预算差异不同,但两者存在关联关系:固定预算法下预算差异=弹性预算法下预算差异+销售量差异。其中,销售量差异=(实际销量-预算的固定销量)×(预算单位销价-预算单位变动成本)。可见,销售量差异是因销量实际完成与预算销量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与实际完成的边际贡献大小无关。

举例XX企业20XX年度预算,在两种预算方法下的绩效完成对比,具体如表所示。

由表可知,在固定预算法下,企业的利润预算差异为-8843万元;在弹性预算法下,利润的预算差异为4483万元,两方法下预算差异的差别较大,影响因素即为固定预算差异中包含了销售量差异-13326万元。

预算差异决定企业的绩效评价结果。在固定预算法下,预算绩效考核包含了对销售量差异的考核,而弹性预算法下,预算绩效考核不包括对销售量差异的考核。当企业实际销量大于预算固定销量时,采用固定预算法下预算差异大于采用弹性预算法下预算差异,也即是如采用固定预算法,企业会得到更好的预算绩效考核结果;反之,当企业实际销量小于预算固定销量时,采用固定预算法,企业会得到更差的预算绩效考核结果。而在弹性预算法下,预算绩效考核结果不受实际销售与预算销量之间差异的影响。

财务治理目标
财务决策自主权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