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和为保证流动资产投资而进行的融资活动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运资金又称运用资金,国外称营运资本,是合营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总额后的净额,即在企业经营中可供企业运用和周转的流动资金净额。
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
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有以下三个:
1、有效地运用短期资产,力求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2、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大限度地降低营运资本的资本成本;
3、加速流动资本周转,以尽可能少的流动资本支持同样的营业收入并保持公司支付债务的能力。
营运资本管理的原则
基于营运资金流动速度快、收益性差的特点,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原则如下:
1、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
2、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用资金;
3、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4、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营运资本管理的内容
营运资本管理可以分为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两个方面,前者是对营运资本投资的管理,后者是对营运资本筹资的管理。
营运资本的筹资管理
营运资本筹资,是指在总体上如何为流动资产筹资,采用短期资金来源还是长期资金来源,或者兼而有之。制定营运资本筹资*策,就是确定流动资产所需资金中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营运资本的筹资*策,通常用经营性流动资产中长期筹资来源的比重来衡量,该比率称为易变现率。
易变现率=(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姓流动负债-长期资产)/经营性流动资产
易变现率高,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强,偿债压力小,管理起来比较容易,称为保守型的筹资*策。易变现率低,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弱,偿债压力大,称为激进型筹资*策。从*保守型筹资*策到*激进型筹资*策之间,分布着一系列风险程度不同的筹资*策。
它们大体上分为三类:适中型筹资*策、保守型筹资*策和激进型筹资*策。
1、适中型筹资策略
适中型筹资*策的特点是:对于波动性流动资产,用临时性负债筹集资金,也就是利用短期银行借款等短期金融负债工具取得资金;对于稳定性流动资产需求和长期资产,用权益资本、长期债务和经营性流动负债筹集。
长期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
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金融负债
2、保守型筹资策略
保守型筹资*策的特点是:短期金融负债只融通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和全部稳定性流动资产,则由长期资金来源支持。极端保守的筹资*策完全不使用短期借款,全部资金都来自于长期资金来源。
3、激进型筹资*策
激进型筹资*策的特点是:短期金融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解决部分长期性资产的资金需要。极端激进的筹资*策是全部稳定性流动资产都采用短期借款。
营运资本的投资策略
营运资本投资管理主要是制定营运资本投资*策,决定分配多少资本用于应收账款和存货、决定保留多少现金以备支付,以及对这些资本进行日常管理。
营运资本投资策略的类型有以下三种:适中型投资策略、保守型投资策略和激进型投资策略。保守型投资策略的流动资产投资规模*大,激进型投资策略的流动资产投资规模*小,适中型投资策略则介于两者之间。
1、适中型投资策略
适中型投资策略的特点是:短缺成本和持有成本之和*小化的投资额为*佳投资需要量,这种投资*策要求短缺成本和持有成本大体相等。
短缺成本: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水平降低而增加的成本。
持有成本: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上升而增加的成本,主要是与流动资产相关的机会成本。这些投资如果不用于流动资产,可用于其他投资机会并赚取收益。这些失去的等风险投资的期望收益,就是流动资产投资的持有成本。
2、保守型投资策略
保守型流动资产投资*策,就是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充足的存货,提供给客户宽松的付款条件并保持较高的应收账款水平。保守型流动资产投资*策,表现为安排较高的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这种*策需要较多的流动资产投资,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主要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有时还包括其他的持有成本。但是,充足的资金、存货和宽松的信用条件,使企业中断经营的风险很小,其短缺成本较小。
3、激进型投资策略
激进型流动资产投资*策,就是公司持有尽可能小的现金和小额有价证券投资;在存货上作少量的投资;采用严格的销售信用*策或者禁止赊销。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策,表现为安排较低的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该*策可以节约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例如节约资金的机会成本。与此同时,公司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例如经营中断和丢失销售收入等短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