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摊法

导读:全面分摊法 全面分摊法是指对所有的暂时性差异无论是否重复发生都要作跨期分摊,以反映他们对所得税的全部影响过程。 全面分摊法的相关解释主张全面分摊法者认为,根据暂时性差

全面分摊法

全面分摊法是指对所有的暂时性差异无论是否重复发生都要作跨期分摊,以反映他们对所得税的全部影响过程。

全面分摊法的相关解释

主张全面分摊法者认为,根据暂时性差异的定义可知,既然它是暂时性的就不会是永久性的,每一种暂时性差异总是要转回的,这是由持续经营的假设决定的。资产负债表日(指的是结账日期,即结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日期。通常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在我国会计年度中,资产负债表日一般是指每年12月31日),企业应当按照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全面分摊法的采用理由

无论非重复发生还是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均应作所得税的跨期分摊的一种方法。暂时性差异的分摊应采用全面分摊法,而不采用部分分摊法,其主要理由如下:

1、会计主要记录历史过程,如果将未来可能发生交易的所得税影响数与所得税的影响数抵消,并不妥当。

2、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应在相关事项入账的同一会计期间确认。

3、企业管理部门不应武断地决定哪些暂性差异将来会转回,哪些不会转回,从而任意杜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4、个别暂性差异将来会转回。即使是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虽然在转回年度可能被新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所抵消,但不足以否认每年有新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及旧差异转回的事实,就如同应付账款账户余额虽然不变,并不表示没有新账发生或旧账偿付一样,所以,所有已经存在暂时性差异均应作跨期分摊。

其中,部分分摊法是对一次性非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才作跨期分摊的一种方法。重复发生的暂时性差异,当旧的差异转回时,又有新的差异发生,将其抵消,使其差异永远延续下去故不作跨期分摊。

术语解释

暂时性差异是由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确认时间或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有“时间性差异”和“其他差异”之分。

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贴现现金流
“三补贴”政策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