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债券
平息债券
平息债券是指本金在到期日一次支付、利息在持有期间平均支付的债券。通常来讲支付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平息债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数(P/A,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票面价值(P/S,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
付息期无限小(不考虑付息期间变化)的时候:
溢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逐渐下降。
折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支付频率的增加,债券价值逐渐上升。
平价:随着到期时间的缩短,债券价值不变。
即:*终都向面值靠近。
债券付息期越短价值越低的现象,仅出现在折价出售的状态。如果债券溢价出售,则情况正好相反。
构成
平息债券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未来所付利息的现值,二是未来所付本金的现值。大多数由和企业发行的债券都属于平息债券,不仅在到期日进行支付,在发行日和到期日之间也进行有规律的现金支付。
估价公式
平息债券的计算公式为:平息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的现值+面值(或售价)的现值。如果平息债券一年复利多次,计算价值时,通常按周期利率折现,也就是将年数调整为期数,将年利率调整为具体的周期利率。
折现率
由于折现率一般是有效年利率,如果利息支付频率不是一年,折现率需要按支付频率进行折算。比如,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年利率是R,那么半年期的折现率r:(1+r)^2=1+R,所以r=(1+R)^(1/2)-1。
与平价债券的区别
平息债券和平价债券两者的定义不同。平息债券指利息在到期时间内平均支付的债券。支付的频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平价债券是指以面值发售的债券。债券按发行价格是否根据面值发行分为平价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债券。
溢价债券是以高于面值发售的债券。当市场利率低于息票率时,债券通常以溢价方式发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期限越长,债券价值越大;付息频率越高,价值上升。
折价发行债券是发行价格低于票面金额的债券,特点是债券到期收益率大于息票率,则债券价格低于面值。折价债券发行的原因,除促销外,可能是由于市场利率提高,而债券利率已经固定,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只能折价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