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间隔期
导读:纳税间隔期 税收术语 纳税间隔期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算和报缴税款的间隔时间。纳税间隔期是指纳税人每次缴纳税款的间隔期,规定税款缴纳的频度。报缴税款的间隔期通常与计算税款
纳税间隔期
税收术语纳税间隔期是指税法规定的计算和报缴税款的间隔时间。纳税间隔期是指纳税人每次缴纳税款的间隔期,规定税款缴纳的频度。
报缴税款的间隔期通常与计算税款的间隔期相同。纳税间隔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税制的特征、税款的多少和纳税人的性质等因素。
计算纳税间隔期的方法
计算纳税间隔期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按期纳税;二是按次计税。
按期纳税:根据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通过确定纳税间隔期,实行按期纳税.按期纳税间隔期分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和1个月共6种.纳税人的具体纳税间隔期由其主管税务机关核定。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或15日内申报纳税;以其他间隔期为纳税期限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
按次纳税:根据纳税行为的发生次数确定纳税期限,如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相关术语
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为“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