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风险

导读:企业纳税风险 税收术语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就是

企业纳税风险

税收术语

企业纳税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具体表现为企业涉税行为影响纳税准确性的不确定因素,结果就是企业多交了税或者少交了税。

企业纳税风险概述

企业的涉税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税收*策遵从、纳税金额核算、纳税筹划。其中税收*策遵从就是纳什么税的问题,纳税金额核算就是纳多少税的问题,纳税筹划就是如何纳*少的税的问题。

上述三类行为中和企业关系*密切的是税收*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它们是企业涉税行为的主体内容。毕竟,企业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是先要解决经营行为和经营事件到底该纳什么税和纳多少税的问题,企业因纳税风险而带来的利益损失更多是和税收*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有关。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的纳税筹划行为较少,相关的纳税风险发生的几率也较小。虽然我国的税收法规体系非常繁杂,但是具体到单体企业能够适用的税收*策毕竟有限,企业的经营行为可供选择适用税收*策的余地比较小。因此很多企业对于纳税筹划仍然停留在概念和愿望阶段,一些财务人员已经发现过分追求纳税筹划而忽视税收*策遵从和纳税金额核算工作是舍本逐末,结果是税款没有节省多少,可是每年因为纳税违规问题仍在补交金额不菲的罚款和滞纳金。

企业纳税风险的类型

企业纳税风险的大小因企业的状况不同而不同,它既决定于企业周围的客观因素,也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主观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

1、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各种商业交易行为和交易模式因本身特点可能影响纳税准确性而导致未来交易收益损失的的不确定因素。例如:

(1)重要交易的过程没有企业税务部门的参与,企业税务部门只是交易完成后进行纳税核算。

(2)企业缺乏适当的程序去评估和监控交易过程中的纳税影响。

(3)除继续对企业提供的财务账簿进行纳税检查外,税务机关越来越多关注记录企业交易过程的资料。

交易风险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影响:

(1)企业在对外兼并的过程中,由于未对被兼并对象的纳税情况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等兼并活动完成后,才发现被兼并企业存在以前年度大额偷税问题,企业不得不额外承担被兼并企业的补税和罚款。

(2)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由于未能对供货方的纳税人资格有效控管,导致后来从供货方取得大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不得不额外承担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和上升的原材料成本。

(3)企业在重新改组销售模式过程中,因未能有效评估纳税的影响,导致后来销售模式改变后增值税税负大幅度上升,企业销售毛利润率下降。

(4)企业采购汽油、办公用品未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少抵扣进项税。

对企业来讲,越不经常发生的交易行为,纳税风险就越大,如兼并、资产重组等事项;而像原材料采购、商品销售、融资等日常交易行为的纳税风险相对就会小。

2、遵从风险

遵从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未能有效适用税收*策而导致未来利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例如:

(1)企业未能及时更新*新可适用税收*策系统。

(2)企业未能对自身内部发生的新变化做出适用税收*策判断。

(3)企业缺乏外部机构对自身纳税义务的指导性重新检讨制度。

遵从风险发生可能有以下影响:

(1)企业经过数年生产经营后,发现自己应该享受到的低税率优惠而未享受,导致多年按照高税率交纳企业所得税。

(2)企业对外提供应该缴纳营业税的劳务,却错误交纳了增值税,导致需要补交营业税和罚款,并且需要和税务机关协调解决多交增值税问题。

(3)企业对外支付专家费用,未代扣个人所得税,导致补交罚款。

遵从风险是所有企业纳税风险中*大的一种风险。

企业纳税风险的成因

1.纳税人来源于税收立法层面的税务风险

(1)由于中国是以成文法为主体的国家,而成文法的特点之一是对法律责任的判定基于执法者对法律法规表述的理解。

(2)中国完整税法体系并未建立,也是造成纳税人的税务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3)现有税务法规不完善,也是造成纳税人税务风险的原因之一。

2.纳税人来源于税收行*方面的税务风险

(1)税收机关与纳税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是增加纳税人承担巨大的税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由于在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中没有对税务行*机关使用税法解释权和自由裁量权作出相应的约束,这就有可能造成税务机关及税务官员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从而构成对纳税人权益的侵害,使纳税人承担巨大的税务风险。

3.来源于纳税人自身的原因

(1)税务风险来源于纳税人自身的原因*为突出地表现在依法纳税观念的弱化。

(2)纳税人自身的专业素质(主要反映在对于税法的全面认识与运用)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避免企业纳税风险的措施

1.建立风险控制环境

即企业管理层在建立书面纳税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时,必须明确:企业应遵守国家税收*策规定,照章纳税;企业应积极争取和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企业和分支机构必须要设置税务部门以及各级负责人。

2.评估纳税风险和设计控制措施

评估纳税风险就是企业对具体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

3.信息交流沟通和监控实施效果

朱自永说,信息交流沟通是整个纳税风险管理工作平稳顺利运行的润滑油。因为即使设计了清晰的目标和措施,但是因为相关部门和人员不理解,导致责任人不能有效地执行和相关部门不能密切配合,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监控实施效果就是检查纳税风险管理的效果,并对纳税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总结。

普惠制税率
红利抵免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