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免税筹划
利用免税筹划
利用免税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收的税务筹划方法。免税人包括自然人免税、免税公司、免税机构等。各国一般有两类不同目的的免税:一类是属于税收照顾性质的免税,它们对纳税人来说只是一种财务利益的补偿;另一类是属于税收奖励性质的免税,它们对纳税人来说则是财务利益的取得。照顾性免税往往是在非常情况或非常条件下才取得的,而且一般也只是弥补损失,所以税务筹划不能利用其达到节税目的,只有取得国家奖励性质的免税才能达到节税的目的。
利用免税的税务筹划方法能直接免除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技术简单,但适用范围狭窄,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免税是对特定纳税人、征税对象及情况的减免,比如必须从事特定的行业,在特定的地区经营,要满足特定的条件等,而这些不是每个纳税人都能做到的。因此,免税方法往往不能普遍运用,适用范围狭窄;在能够运用免税方法的企业投资、经营或个人活动中,往往有一些是被认为投资收益率低或风险高的地区、行业、项目和行为,比如,投资高科技企业可以获得免税待遇,还可能得到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并且也可能具有高成长性,但风险也极髙,很可能因投资失误而导致投资失败,使免税变得毫无意义。
利用免税方法筹划以尽量争取更多的免税待遇和尽量延长免税期为要点。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争取免税待遇,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获得免税待遇。与缴纳税收相比,免征的税收就是节减的税收,免征的税收越多,节减的税收也越多;许多免税都有期限的规定,免税期越长,节减的税收越多。
税收筹划概述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税后利润*大化的要求安排纳税行为的一种活动。在研究税收筹划时,通常的思路是首先分析税负的分布情况,然后寻找税负的差异点,*后选择*佳税负点。税负分布点是税收筹划的前提,有税负分布点才有税负差异点,税负差异点就是税收筹划点。税收筹划就是对税负差异点进行筹划,是在税负差异中选择能实现税后利润*大化的*佳税负点。对增值税的税收筹划而言,其要遵循不违法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即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首先要注意以税收征管法、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等为法律依据,再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税种(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筹划,防止顾此失彼。由于增值税税收筹划中的优惠*策较多,如何利用这些优惠*策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税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另外,在兼营、混合销售经营活动中,涉及的业务较为复杂,税种较多,税率也不一致,如何使得整体税负*小,也日益成为筹划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