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进境免税店
口岸进境免税店
口岸进境免税店,是设立在对外开放的机场、水运和陆路口岸隔离区域,按规定向进境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口岸进境免税店的适用对象是尚未办理海关进境手续的旅客。具体商品品类和限购数量以口岸进境免税店的*策公告为准。限购金额为连同境外免税购物额总计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
口岸进境免税店的*策公告
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国家旅游*关于口岸进境免税店*策的公告
为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决定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经**院批准,现将口岸进境免税店*策公告如下:
一、口岸进境免税店
口岸进境免税店是设立在对外开放的机场、陆路和水运口岸隔离区域,按规定对进境旅客免进口税购物的经营场所。国家对口岸进境免税店实行特许经营。
二、销售对象及条件
口岸进境免税店的适用对象是尚未办理海关进境手续的旅客。在口岸进境免税店购物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进境旅客持进出境有效证件和搭乘公共运输交通工具的凭证购买;未搭乘公共运输交通工具的,进境旅客持进出境有效证件购买。
2.进出境有效证件指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或往来台湾通行证。
3.购物应按规定取得购物凭证。
三、免税税种
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四、免税商品品类
免税商品以便于携带的个人消费品为主,具体商品品类和限购数量见附表。
五、免税购物金额
在维持居民旅客进境物品5000元人民币免税限额不变基础上,允许其在口岸进境免税店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连同境外免税购物额总计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
六、购物流程
进境旅客在口岸进境免税店购物后,由本人随身携带入境。在同一口岸既有出境免税店又有进境免税店,进境旅客在出境免税店预订寄存后,在进境时付款提取的,视为在口岸进境免税店购物。
本公告自2016年2月18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口岸进境免税店的相关法规
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国口岸进境免税店*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口岸进境免税店,指设立在对外开放的机场、水运和陆路口岸隔离区域,按规定对进境旅客免进口税购物的经营场所。口岸进境免税店具体经营适用对象、商品品种、免税税种、金额数量等应严格按照口岸进境免税店*策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国家对口岸进境免税店实行特许经营。国家统筹安排口岸进境免税店的布*和建设。口岸进境免税店的布*选址应根据出入境旅客流量,结合区域布*因素,满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序竞争、避免浪费、便于监管的要求。
第四条 除**院另有规定外,对原经**院批准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且近3年有连续经营口岸和市内进出境免税店业绩的企业,放开经营免税店的地域和类别限制,准予这些企业平等竞标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权。口岸进境免税店必须由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企业绝对控股(持股比例大于50%)。
第五条 设立口岸进境免税店的数量、口岸和营业场所的规模控制,由财*部会同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和国家旅游*提出意见报**院审批。
第六条 经营口岸进境免税店应当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注册手续。
第七条 口岸进境免税店一般由机场或其他招标人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如果不具备招标条件,比如在进出境客流量较小、开店面积有限等特殊情况下,可提出申请并报财*部核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规定的竞争性谈判等其他方式确定经营主体。
第八条 新设立或经营合同到期的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主体经招标或核准后,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免税品经营企业每次签约的经营期限不超过10年。协议到期后不得自动续约,应根据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重新确定经营主体。
第九条 招标人或口岸业主经招标或采用其他经核准的方式与免税品经营企业达成协议后,应向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和国家旅游*备案。备案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经营主体合作协议(包括各股东持股比例、经营主体业务关联互补情况等。独资设立免税店除外);
(二)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性质、营业范围、生产经营,资产负债等方面);
(三)口岸与经营主体设立口岸进境免税店的协议。
第十条 经营主体的股权结构、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向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和国家旅游*报告。
第十一条 自**院批准设立口岸进境免税店的规模控制之日起,机场或其他招标人应在6个月内完成招标。经营口岸进境免税店自海关批准之日起,经营主体应在1年内完成免税店建设并开始营业。经批准设立的口岸进境免税店无正当理由未按照上述时限要求对外营业的,或者暂停经营1年以上的,机场或其他招标人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确定经营主体。
第十二条 口岸进境免税店原则上不得扩大营业场所面积,不得设立分店和分柜台。确需扩大营业场所面积、设立分店和分柜台的,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开设新店程序审批。
第十三条 口岸进境免税店缴纳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办法,暂按《财*部关于印发〈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缴纳办法〉的通知》(财企﹝2004﹞241号)和《财*部关于印发〈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缴纳办法〉的补充通知》(财企﹝2006﹞70号)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和国家旅游*应加强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换,并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对口岸进境免税店工作实施有效管理。
第十五条 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和国家旅游*可以定期对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情况进行核查,发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和国家旅游*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6年2月18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厅(*)、商务主管部门、旅游主管部门、国家税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财*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进一步促进口岸进境免税店健康发展,指导相关口岸制定科学规范的招标评判标准,从严甄别投标企业实际情况,选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主体,实现*策初衷,现就《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财关税﹝2016﹞8号)(以下简称《办法》)做出如下补充规定:
一、招标投标活动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口岸进境免税店的经营主体须丰富经营品类,制定合理价格,服务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加速升级旅游消费的*策目标。
二、招标投标活动应保证具有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企业公平竞争。招标人不得设定歧视性条款,不得含有倾向、限制或排斥投标人的内容,不得以特定行*区域或者特定的业绩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件。
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三、合理规范口岸进境免税店租金比例和提成水平,避免片面追求“价高者得”。财务指标在评标中占比不得超过50%。财务指标是指投标报价中的价格部分,包括但不限于保底租金、销售提成等。招标人应根据口岸同类场地现有的租金、销售提成水平来确定*高投标限价并对外公布。租金单价原则上不得高于同一口岸出境免税店或国内厅含税零售商业租金平均单价的1.5倍;销售提成不得高于同一口岸出境免税店或国内厅含税零售商业平均提成比例的1.2倍。
四、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能力,甄选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主体。经营品类,尤其是烟酒以外品类的丰富程度应是重要衡量指标。技术指标在评标中占比不得低于50%。技术指标分值中,店铺布*和设计规划占比20%;品牌招商占比30%;运营计划占比20%;市场营销及顾客服务占比30%。品牌招商分值中,烟酒占比不得超过50%。
五、规范评标工作程序。评标过程分为投标文件初审、问题澄清及讲标和比较评价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评审要出具评审报告。
六、中标人不得以装修费返还、税后利润返回、发展基金等方式对招标企业进行变相补偿。招标人及所在不得通过补贴、财*返回等方式对中标企业进行变相补偿。
七、口岸所在地的省(区、市)财*厅(*)对口岸进境免税店招标项目实施管理。财*部驻地方财*监察专员办事处对招标投标程序和*策落实情况履行行*监督职责,主要职责包括:
(一)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确定方式、评标专家的抽取和评标活动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进行监督。
(二)负责受理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关于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法规规定的投诉,提出工作意见后报财*部。
(三)监督《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国家旅游*关于口岸进境免税店*策的公告》(财*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国家旅游*公告2016年第19号)和《办法》的执行情况。
八、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