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责任

导读:直接责任 审计术语 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任期内的以下行为应当负责: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失职渎职的

直接责任

审计术语

直接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对其任期内的以下行为应当负责: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失职渎职的行为;其他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例如:某单位被审计查出小金库达70多万元,该单位领导对小金库的收入了如指掌,由其指定一人专门负责,且支出由该领导一人签字审批。这位领导己构成指使、纵容、包庇下属人员私设小金库的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且知情不报,对该项违纪问题应负直接责任。

直接责任认定的两种情况

直接责任认定的两种情况是:其一是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行为,是由领导干部本人直接违反的或由领导干部本人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造成的;其二是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是未经民主决策程序、相关会议讨论和研究,或者虽经民主决策程序、相关会议讨论和研究,但多数人是不同意的。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以下统称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行为。

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形式,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管理监督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聚焦“经济责任”,即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和国家经济方针*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实施审计时,应当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为重点,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管理监督需要、履职特点和审计资源等因素,依法依规确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重点包括:贯彻执行*和国家经济方针*策及决策部署情况;地区(部门、单位)发展规划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财*财务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情况、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在经济活动中落实有关*风廉*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从业)规定情况;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等内容。

间接经济利益
未分配利润审计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